禁漫天堂 - 免费A漫在线看

伦敦大学学院张晓春博士为禁漫天堂 师生举办线上学术讲座

发布者:杨柳发布时间:2025-11-05浏览次数:10


(通讯员 王程序)20251024日下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翻译研究中心(CenTras)讲师张晓春博士,应邀为禁漫天堂 师生做线上学术讲座,题为Rethinking Game Localisation and Accessibility: AI, Inclusive Design, and the Future of Play”(再论游戏本地化与无障碍传播:人工智能、包容性设计与游戏的未来)。本次讲座由禁漫天堂 翻译学研究中心主办,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苗菊教授主持。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及翻译学研究中心部分教师在禁漫天堂 111学术报告厅集中聆听讲座。

当今信息传播技术的研发应用飞跃发展,社会翻译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游戏本地化亦是语言服务行业主体业务之一,张晓春博士将实践描写与理论创新相结合,从跨学科视域开拓了本研究领域,涉及游戏本地化与无障碍传播、粉丝视听翻译、语言技术的人文应用,研究了多语言主义,创意翻译,文化适应,娱乐互动,无障碍标准,机器翻译,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音频描述/口述影像。她提出了相关的认识和建树,在国际领先学术期刊发表50余篇经同行评议的论文,主持多项国家级与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获得英国国家学术院(British Academy)、英格兰研究院(Research England)、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等权威机构的资助。本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技术与文化交织的游戏本地化实践

讲座伊始,张晓春博士从电子游戏的多模态特征与互动性出发,指出游戏本地化不仅是文本翻译的过程,更是文化转译与技术适配的综合工程。她介绍了游戏本地化的完整流程,包括对源文本的提取、翻译与审校、质量控制及终端测试,并强调译者需理解“locale(语区)”概念,兼顾语言、文化与地域差异。例如,巴西葡萄牙语与欧洲葡萄牙语虽都是葡萄牙语,但因文化背景不同,需采取差异化策略以确保玩家体验一致。

在论及游戏文本的复杂性时,张晓春指出,电子游戏同时包含叙事性文本与操作性文本,并在非线性、碎片化的语境中生成多版本目标文本。译者在处理此类文本时,既要关注语言转换的准确性,又需洞察游戏机制与玩家互动的逻辑,以实现“可玩性”与“叙事连贯性”的平衡。她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变量控制、对话分支与多语文本在翻译中的挑战,强调译者与开发者的密切沟通是保障翻译质量的关键。

二、AI赋能下的翻译创新与伦理思考

张晓春博士进一步探讨了人工智能(AI)对游戏本地化产业的深刻影响。AI驱动的实时翻译、自动质量评估与个性化内容生成技术正重塑游戏生产与传播模式,使全球玩家得以同步体验多语言版本。但与此同时,AI生成文本的“非线性”特征也对传统译者角色与人工参与提出新挑战。张晓春指出,AI与人工翻译并非对立关系,而应形成“人机协同”的新生态。译者应主动理解算法逻辑与语言模型特征,参与AI工具设计与质量评估,确保技术创新与文化保真度的平衡。她强调:“未来的翻译工作者应具备跨学科素养,既懂语言与文化,也懂技术与伦理。”

三、游戏无障碍设计与口述影像研究

讲座第二部分聚焦于游戏无障碍化(Accessibility)研究。张晓春指出,全球约有16%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视觉、听觉或认知障碍,游戏行业在语言本地化之外仍存在“体验可及性”的巨大缺口。她以三项国际合作项目,即AD4GamesTransAD4GamesAIAD为例,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口述影像(Audio Description, AD)技术让视觉障碍玩家“听见”画面、参与游戏。

在展示《蜘蛛侠2》等具有AD功能的游戏片段时,张晓春介绍了多种AD实现路径,包括录制式AD、直播式ADAI辅助AD。她强调,跨学科团队合作是推动游戏无障碍创新的关键,“只有当学界、业界与玩家社群共同参与,游戏才能真正成为‘人人可玩’的媒介。”

在互动环节中,与会教师围绕游戏本地化的翻译工作流程、AI在翻译生产中的应用以及无障碍设计的技术实现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张晓春博士结合自身与国际游戏公司的合作经验进行了详细回应。她指出,目前主流实践做法仍然是依靠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平台完成多语言协同,还未能实现译者与游戏开发者在同一个自动化平台实现协同工作的场景。但是,目前已有依托AI翻译功能的插件可以满足开发者进行游戏多语种化测试的需求。她相信,随着本地化技术体系的成熟与生产流程的自动化,行业将从传统的离线文本翻译模式向译者与开发者平台化实时协同的工作模式转变。

苗菊教授在总结中指出,张晓春的讲座以国际视野和跨界思维为我院师生带来前沿启迪,呈现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考,犹如打开了宽阔的窗口,通过它我们看到了行业实践活动、本地化工作流程以及职业技能的全景。这次讲座特别为我院的翻译本科生、MTI硕士生的发展需要而安排,将会启发新的教学内容、方法,课程创新。

办教育的依据是社会需要,教学内容的参照是社会实践,学生的需要是职业培养。讲座内容启发了师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思维,学术交流提升了学院在翻译学界的影响力。与此同时,禁漫天堂 近期获批建立翻译博士专业学位(DTI)点,成为全国首批具备该学位授予权的部属高校之一。这一突破标志着学院在翻译学科领域实现了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的全面建构,学科发展迈上新台阶。张晓春博士的讲座与MTIDTI建设目标高度契合,象征了学院在新时代语际传播与数字人文领域的学术探索。